一個產業的發展之能夠形成「產業」之規模,大體上與價值鏈、群聚性、產值、就業人口等有關。

不管我們叫文化或文創或文藝的產業政策中,對前三項的著墨通常大過第四項。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新陳代謝變差,肚子的黃金寶寶不斷膨脹。控制飲食、多運動,是維持健康體態的關鍵。因為人到30後,吃下去的食物熱量,一方面養分轉換成身體能量的效能變差,另方面廢餘的循環排泄能力也變差,能量無法消耗、體廢無法排泄,身體囤積造成身體肥腫。再說白一點,吃很多,體力變差,整肚子大便,所以就不斷發福、痴肥、衰老。

我們國家好像也有點這種症頭。但跟年紀老邁無關,而跟人民信任感有關。以跟人民福祉攸關的繳稅、財政而言,國家這個機器必須靠人民繳稅餵養食物,才能運作得下去(國家可以宣告破產,人民可以宣告抗稅)。當人民對國家的信任度不斷低落時,國家不應是增加稅徵來妄想施政「有感」。這種身體得了心臟糖尿重症,還猛吃狂喝的貪食懶動者,注定要心肌梗塞或器官衰竭。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在中國時報上讀到何康國教授的〈誰的藝術節?〉一文,何教授以電子組裝的產業模式,比擬地方政府外包節慶活動的種種思維與操作,發人深省。曾任大法官的吳庚老師,前一陣子也在臉書發文,談到地方節慶活動盛行,為何民眾幸福感不見提升的問題。

我對地方節慶活動的問題,算是小有「參與觀察」的經驗。順著兩位老師前輩的議論,分享小小的心得。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04 Sun 2012 18:16
  • 充電

以前的手機只有電話跟簡訊功能。講求的是金剛不壞之身,電池持續力久,可兩三天充一次電,備用電池隨時待命。傳統手機的訴求,是希望消費者節省使用時間、方便攜帶。

智慧型手機功能多元,電話、上網、遊戲、app、視訊、GPS、照相等一應俱全,電池一天充上一兩次是常有的事情。備用電池幾乎很少用到。訴求是殺時間,螢幕大,互動性強,讓你隨時離不開它。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概是因為我星座基性是一堆風象組成,點綴兩個也算重要的土象(上升、火星),一個不怎樣的火象(奇怪的海王星)。

缺水是我的宿命。但風象親水性,又讓我身邊圍繞許多水象親友。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天寫了成功學比較,階段性的小結了之前的專題研讀。在閱讀這一系列著作的過程中,細細的體會了所謂「自我創富」的概念。自我創富指得是靠自我去創造財富,是這類成功學作品對成功人生的一種界定。這樣的成功定義,財務的獨立自主是最主要的目標。

人生當然不是只有追求財富,財富也不見得是所有人追求的最優先目標。不過自我創富這個概念吸引我的,是它指出了自我必須透過價值的創造,才能帶來真正的金錢收入。價值顯然才是成功的基礎。價值意謂著能給予他人有用的幫助。當你能幫助別人,就能夠提供價值,就能夠獲得財富-因為人們會願意花錢買他需要跟想要的東西。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有個小女生很喜歡畫畫,每天畫個不停,卻不愛上學校的課。有天她的畫畫得獎了,大人跟她說:「只要你好好念書,認真學畫,以後當畫家,就可以每天畫畫了。」小女孩卻告訴大人:「我現在就已經每天都在畫畫了呀,為什麼要等以後?」

我們也常想,等退休以後,等有錢以後,等小孩長大以後,我就可以做我喜歡的事了。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種成功學的書,很多人嗤之以鼻。但我大概一個月前,還是下定決心,以快速閱讀方式來好好讀過這類書。

這種做的原因有三:1. 不容否認,這種書永遠賣很好;2. 我不是想知道如何一步登天成功,我想知道的是這種自助自學(self-help)成功者的心理;3. 我聽從彼得杜拉克的指導,找一個主題,很多本書,好好的研究兩三個月,然後寫下成果。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格面具(persona),是心理學家榮格(Carl Jung)所提出的概念。指得是一個人對他人表露的人格,有別於其本來的自我。榮格認為,一個人可藉人格面具扮演他在生活中擔任的角色,而與周遭世界相互作用,這樣可達到個人內在心理性質和社會之間的妥協。因此人格面具可使一個人適應社會的要求。[參考自Maggie Hyde,榮格與占星學]

我們一般人對面具有些負面的誤解,認為人帶著面具過活是可憎的、可悲的,我們將面具與假面等同起來。但實際上,人格面具的概念提醒我們,面具對於社會互動而言,有其正面的意涵。人格面具可以運用在積極的面向上。透過人格面具能夠克服自身內在的弱點,也能提升生命的可能性。只要不涉及惡意詐欺,人格面具甚至能為他人帶來好的互動氛圍,並推升領導的效能。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常放空。因為茫然。茫然有時是腦袋空空,有時是事情太多。

茫然有時是等待撥雲見日,等待靈感浮現。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總是不懂人為什麼管不好自己卻總是喜歡對人品頭論足。

今天我突然想通了,批評別人常常是為了掩飾自己的無能。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工藝師徒制的時代中,徒弟進門修業,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機會。

可以拜師學藝,日後學得一技之長,也能夠受到專業倫理的薰陶,感受產業環境的古今中外種種。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世界的人口,除了一個小小的例外,都是由他人所組成。

(The entir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with one minor exception--is composed of others.)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人的個性基調是冷的,有些是熱的。

即使是同一個人,有時是冷的,有時是熱的。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看Anthony Robbins的「喚醒心中的巨人」,將近六百頁幾乎是一口氣看完。

這本書中文版目前已經絕版,多虧國立台中圖書館,才讓我得以一窺究竟。(其實大陸有線上閱讀,免費)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書看很快,有時一個恍神,已經忘記某句話的出處,然而它卻已經牢牢深植我腦中。

這句話或許是Napoleon Hill 講的,有點激烈,不過不失其意趣。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個有趣的問題,您可以閉著眼睛,想想所認識的朋友中:

你覺得人緣最好的是______,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先,運用想像力,為自己寫個精彩可期的人生劇本。

當然,劇本只是參考用,因為真實人生不會完全按照劇本走。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己常在筆記本中記下一些短句,有些是自己的體會,有些是他人的智慧,有些是拾人牙慧予以改寫。這些短句總是讓我充滿思考樂趣,反覆把玩,久了有些都變成自己生活遵循的守則,時時提醒自己。以下是幾段,是近日有感。

理智會節制我們的野心,也會限制我們的想像力。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著閱讀的年輪不斷擴大,閱讀的樂趣有不同的體驗。

以前看書讀到新觀念,就會很開心受到啟發,有所收穫。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