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隨著閱讀的年輪不斷擴大,閱讀的樂趣有不同的體驗。

以前看書讀到新觀念,就會很開心受到啟發,有所收穫。

現在看書覺得遇不太到新觀念,但常過了一陣子之後,才驚覺某些舊東西有新啟發,還是開心有所收穫。

就像前一陣子,我重讀史蒂芬柯維的[與成功有約],竟連接了引發我的新體會。這已經是我第二次(第一篇在這)在部落格提到這本書了。

柯維在這本四分之一世紀前寫得書中,其實提出了一個很大很重要的架構,就是人生從依賴、獨立,到互賴階段的自我成長

我年輕初讀此書時未曾深思過這個架構,如今卻發現它從個人成長到國際關係,都有深刻意涵

我會試著整理一些日常生活或公共議題,來檢核這個架構的適用與應用。

今天先分享兩個生活上的小反思:

1. 從依賴期到獨立期,未必可用實際年齡來做分界。

許多人到了成年、到了成家立業、甚至到了主管長輩,都沒有真正脫離依賴期。

尤其當個人主義式的獨立人格,被視為一種西方文化表徵時,放任自己的依賴人格揮之不去,逃避去面對成長痛,就變成我們社會集體心理的一些病灶。我們察言觀色是為了討好避禍,而非關懷參與。我們依賴社會結構、依賴社會資源、依賴他人行動,甚至依賴他人對我們的依賴。似乎很難找到真正獨立思考、負責擔當的人。

即使年長的人,依賴他人的吹捧來當作自我肯定,依賴宿敵的纏打來定義自己的戰場,依賴奉承的取暖、狹隘的小團體來當作社會支持的基礎,甚至我們依賴把人當工具來作為自己成就的餽賞(有錢開公司就能夠使喚人,有權勢就能逼人為非作歹,有名就可以竊取他人的成就等)。

不僅個體如此,我們的社會體到國家體,都在未臻獨立人格的狀態下,誤把依賴當互賴。(台灣對大陸是依賴還是互賴?)

2. 獨立期到互賴期,才是真正自我成就的關鍵鑰匙。

成為一個獨立思考、財務獨立、情感獨立的人之後,如果只是獨善其身,孤獨與憤世嫉俗可能帶來人格退化。

從群體的桎梏中脫穎,變成獨立的個體,最終還是要回到人群與公眾中,貢獻自身的價值,並找到生命存在感。

過去我對群體與群眾保持疏離,是因為沒有看清這個道理。搞不清楚同流合污跟同舟共濟的差別。

但是當一個人自認為夠獨立了,動念決心踏進互賴社群時,現實的人心問題(其他人可能是處於依賴期),其實才是磨練自身修維與能耐的開始。換句話說,唯有決心不做「自了漢」,敢重新面向公眾、服務人群時,對獨立人格的考驗才真正開始。

人生還有很多課題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