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天生活周遭都會遇到數之不盡的溝通問題、障礙、衝突,

而且不同的關係形式有不同的溝通難處:長晚輩、同儕朋友、親戚、廠商客戶、消費者。

在溝通困頓的場合中,如果你是當事人,可想而知不好受。無奈、無助、憤怒、抓狂、沒耐心。越講越氣。

但如果像我一樣,常是個旁觀者,觀察人家吵架會覺得還挺有趣的。當然有時也會不小心捲入是非,公親變事主,那就不好笑了。

溝通不良的情境千奇百怪,關係錯綜複雜,但繫鈴與解鈴之因幾乎都只在:將心比心、為人設想。

我也知道這八個字知易行難,所以有時只能像念念佛號或祈禱上帝,喟然呻吟一下,勸雙方冷靜下來,各退一步,相忍為國。不知所云的自言自語之後,讓雙方接不下話,佐以歷史典故專有名詞等令人愛睏的拉雜廢話,慢慢的,雙方再各嗆一句後,就會退開離去。

但為什麼將心比心、為人設想很難?

 

前一陣子因為史蒂芬柯維(Stephen Richards Covey) 過世,我把他那本暢銷多年、據說賣了快3000萬本的《與成功有約》再拿來看看。其中有一段話,倒是重新啟發了我。

我想,將心比心、為人設想的困難點,不是知易行難,而是知難行易。

要懂對方很難(如果對方是敵人那更難),這同時涉及兩個層面:知道對方的想法,以及自己能理解別人的能力。

首先,我們常常不用心去知道對方的想法、立場、價值觀、或是顧慮之處。

就像很多父母會跟小孩說,我是為你好。很多不對盤的男女也會說,我是為你著想。

但你真的知道對方要什麼嗎?還是只是用自己角度思考對方要什麼?

當你溫馨送宵夜時,可能根本沒想過對方在減肥。你只想演你也懂得送宵夜這招。也可能只是你自己想吃宵夜。

就像自己愛喝酒送給不喝酒的朋友一瓶高級好酒,讓人啼笑皆非、不知所措。

這種自以為是的將心比心法,當然是永遠打不進人家的心坎裡,只會多添白目封號罷了。

你不覺得,很多業務也常犯這種問題嗎?他講了半天都是你不需要的,因為他只顧講自己的,根本沒管你要什麼。

我就是要你借錢,我就是要你買健康食品。你說不需要,我就恐嚇你,你遲早都會需要借錢,遲早身體都會不健康。

我不知道這種恐嚇是哪門子的將心比心、為人設想。這名業務的OS應是:先生你也將心比心、替我設想好嗎,你忍心讓我業績繼續淒慘嗎?蛤,關我屁事?不歡而散。是的,就這樣,這兩者的關係,注定不可能將心比心了,永遠、一輩子都不會。

 

其次,是我們能理解別人的能力,這才是真正的關鍵。

包含我們能否取得別人信任,我們能否傾聽別人心聲,以及能否了解別人的想法、觀念與難處。

這也是為什麼說將心比心、為人設想是知難行易?柯維有段不起眼的話,是這麼說的:

「為人設想必須承擔相當大的風險。敞開自我不設防,的確易受傷害、易受影響,這是無可奈何的兩難。要想影響別人,就得受人影響。正因為如此.....個人修養的功夫益形重要,修養到家才能把持住自己,享有內心的平靜與抵禦外在的力量。」

既然是溝通,要求彼此打開心胸、捐棄成見,意味著自己也勢必要門戶洞開、拋棄自我。有這種自信心與定性的人,並不多見。

柯維提醒我們,為人設想是有風險的,將心比心是有可能受傷的。但他也說,要影響別人,就得受人影響。

溝通失敗的常見場景就是彼此一直打斷對方的話,用手勢用口氣說:你聽我說,你可以好好聽我說嗎?不,你先聽我說,讓我先說完。我覺得你根本沒在聽我說。你也沒聽懂我的意思。

你不想懂對方,對方就不可能懂你。你不想接受對方,對方就不可能接受你。


那,是不是講完這個道理,大家就都能知易行易了?恐怕不是。

能不能將心比心、為人設想,還涉及到心的容量與能量。柯維在另一個不顯眼處,突兀的強調了閱讀文學作品與寫作的重要性。這些習慣能讓人的心更大、更包容、更有能力把持自我影響他人。

THBP302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