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何其有幸,處在於中西文明的交匯處,擁有便捷無阻的網際網路(還有值得珍視卻總是被詆毀的言論自由),然後走過意識型態的封閉時代,我們得以如此自由自在又低廉便宜的接觸到各種文明,從古代、中世、現代到後現代,從歐陸、英美、東亞、中東、拉美到非洲。

然而我們卻總是仍,說得太多,讀得太少。

就像托爾斯泰說的,我們爭相發言:不聽別人的,有時互相捧場,有時相互仇恨,好像在瘋人院中.....

我們欠缺深刻的認識,去理解人與世界的關係。我們嘴巴不說,但心裡把自己奉為彷彿神祇。我一發言,就要眾人聆聽。不聽我道,就發動人圍剿,排他,淨化的聖戰。

我們都以為我們爭的是道理,講得是真理。有些跳樑小丑也會趁亂而起。市場總是物極必反,盛衰相隨。但都忘了,語言本來就是權力的工具。即使你反對的絕對君主、是獨裁霸權,革命的語言是針對革命的對象而定義的。革命就是拆既得利益者的台,從而奪權成為新的利益既得者。

人微言輕。不是我看輕自己,而是自知在浩瀚的世界知識中,我們知道的還是太少。很多的未知,其實早是已知。塵封的檔案,我們連考古都不做,更無從知悉系譜何來。

那天我翻著Nassim Nicholas Taleb,他說他總愛嘲笑那些自己很了的人。然後我想到的Umberto Eco,他把他兩個公寓超過五萬的藏書變成一種語言符號學,因為那就是人類的文化。最後我回頭看到了Jorge Luis Borges,他在圖書館讀了一輩子的書,然後眼前一片黑暗,愛書人之於失明,就像貝多芬之於耳聾,文化符碼像電腦運算那樣的跑成奇幻的創造力。他寧靜的坐著,思考著無垠的故事,關於這個世界的。

不做跳樑小丑。

人生還有許多更值得幹的事情呢。

至少好好安靜的閱讀,就是一種大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minghsien 的頭像
    chenminghsien

    一顆大頭的心情記錄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