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馬丁路德之於宗教革命,除了人與理念因素外,當時興起的印刷書本,成為傳遞訊息的重要新興媒介(media),使得一場不見得按照初衷而行進的社會革命,波瀾洶湧的影響幾世。
洪仲丘、大埔事件、服貿協議、核四公投與政府失政的關係,除了政府與民眾因素外,不能忽視的是新興網路媒介的力量與運用。畢竟以台灣相對成熟的網路通訊,卻相對lag的網路社會運動而言,其實政府在議程上的忽視與漠然或聲東擊西,可能都正好引發,觸媒的小火花,引燃不可預期的燎原大火。
媒體或介質(media)成熟後,自然會有材質流通(information flow),測試(test)介質的流動與傳導性。開放社會,每往前走一步,歷史事件彷彿舞台更迭與演員輪番,從長遠的歷史觀點來看,該來的總會來,不然就倒退回封閉衰頹。只是究竟是大氣人物,還是跳樑小丑上檯面演這齣戲,誰都說不準。但至少歷史明鑑,廟堂高官最好別自閉鄉愿以對,否則革命不論成否第一個身敗權崩的,一定是官而不是民。
----寫於8月2日晚上,個人臉書----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