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容我誇張的這樣描述:這是一套絕對值得傳家,並用盡一生心力反覆閱讀的好書。

原文書名是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是從大英博物館豐富典藏中,精挑細選100件物品,彙編串連的人類文明史。中文書名譯成「看得到的世界史」,是採擷作者在序文中所提出的理念:歷史向來由勝者、有文字的民族所撰寫。但文字史料只記錄了一半的事實,只能算是對話中的一半而已,要找到對話中的另一半,就要解讀文物。而這些看得到的文物能為我們說出歷史的另一半真相與故事。但要精準又有趣的解讀文物,不僅需要廣博而嚴謹組織的知識,還需要詩意般的想像力,最好還要有很強的說故事能力。

所以怎麼有人敢寫這種書?但偏偏這位作者做到了。Neil MaeGregor,現任大英博物館館長,現年66歲(完全看不出來,證明藝術是一種心靈歐蕾)。讓我們倒推回去看他的學經歷,就知道為什麼他能完成這個工作。在2002年擔任大英博物館館長前,他擔任了15年的英國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館長,在此之前,有7年擔任著名藝術期刊主編。但在修習與從事藝術史工作前,在大學讀的是德文與法文(牛津),到法國又讀哲學(巴黎高等學院),回蘇格蘭又改念法律(愛丁堡大學),最後取得蘇格蘭律師執照。這個不務正業的雙子座,此時轉向童年最愛與夢想,開始研習藝術史。8年後他成為藝術期刊主編(The Burlington Magazine)。

就是這樣的人,精通多種語言、接觸多元文化、學習跨領域知識,造就了今天令人佩服的Neil MacGregor。有了英、德、法文多種語言的溝通能力,足以勝任當代博物館管理中最重要的國際交流與行銷任務;有了哲學的基礎,讓藝術史背後的美學精神與歷史脈絡,能夠融會貫通的匯聚成龐博浩瀚的人類文明史知識;有了律師的訓練,高度警覺且敏捷的事實辨析、邏輯求證、口才陳述,才能變成深入淺出的引介與導覽。最後,他的豐富文化行政與治理的職務經歷與資源,讓他可以充分接觸各種領域中最最專業的人士,請益並判讀重要史料的詮釋。

就是這樣的人,所以他配擁年薪179,999英鎊,月薪將近70萬台幣的薪水。而且根據wiki記載,他還曾被英國獨立報列為最有影響力的男同性戀者之一。我的意思是,他的博學廣度跟不斷持續開展的求知好奇心、多元包容心,這樣的作者以其畢生所知精華貢獻給大眾,這本書讀來確實令人讚嘆、拜倒。

這套書總共兩冊,總頁數將近850頁。彩色印刷,十分精美,印刷字體大小與行距適中。上下兩冊各介紹50種大英博物館挑選館藏,並以100個主題故事串起人類文明史的各項主題與演變。從最早的距今180-200萬年的歐都外石頭砍砸器,到2009-2010年出產的匯豐銀行守約信用卡、太陽能燈具與充電組,總共100件、全部100件,看完為止,再多就要自己去倫敦看。翻譯也是一件大工程,兩位譯者非常細心翻譯與求證。每一篇搭配照片,大約7-8頁的篇幅,適合細細慢慢品味。不過要稍微提醒的是,這本書不管再怎麼深入淺出,畢竟要講授的內容實在太宏大了,而且涉及非常多我們不熟悉或幾乎被掩沒的文明,有些地方未必真的那麼「好讀」--但那絕對是讀者能力有限的問題,所以我才說,這本書絕對你用一生仔細的反覆閱讀。

最後,還是要感謝大是文化出好書(絕非廣告文)。依據我的經驗,這種書賣完就絕版了,出版社出這種書都是文化志業、佛心來著的。我只能厚顏無恥的自嘲,人家出版社都敢賠本出好書了,我們讀者不敢花錢買好書?一定要支持好出版社,加油!!

(照片配上地球儀,不是矯情,看這本書,除了google,地球儀可以引發你閱讀時額外的驚嘆與思古幽情)

IMG_126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