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在整理社群行銷的課程資料時,覺得我們不管在籌辦實體活動,或是網路活動時,常常想到的KPI指數,都是人數的量,而非互動的質。

不管從事的是行銷活動,還是參與公共事務。

動員群眾的問題,是表面成績亮麗,但被聚集在一起的人們卻是「無感」。

活動前與活動後,人們始終保持冷漠。活動本身與參與的觀眾,沒有任何連結,產生不了實質的關係。

 

我想,有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是,社群活動需要領導。喧囂吵鬧只是噪音。

搖滾樂或交響樂,如果沒有一個指揮跟編曲,表達不出有意義的旋律。沒有旋律,就沒有心緒,更沒有思緒。

 

如果領導,只是一種優越職位的占有,沒有優質議題的辯駁,群眾還是群眾,社群還是無法成形。有領導的群眾是威權,沒領導的群眾是亂拳。

議題的領導,來自聆聽,來自尊重,來自包容。但不是做筆記,然後忘記。是同感、同理心的對話、同志性的說服。

沒有同感的領導,就沒有同感的社群。沒有同感的議題,就沒有同感的互動。沒有同感的共鳴,就沒有同感的團結。

沒有同感,就是「無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ming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